洁净厂房空调改造
2025-06-25 浏览 28 次
在空调系统中加装转轮除湿机,可以显著提升除湿能力,尤其适用于对湿度控制要求严格的场景(如实验室、数据中心、制药车间等)。以下是具体的改造方案及注意事项:
一、改造方案
1. 系统集成方式
根据空调类型(中央空调/商用空调/工业空调)和风道结构,可选择以下集成模式:
并联式(独立风道)
方案:转轮除湿机与空调并联,单独处理新风或回风,除湿后的干燥空气与空调送风混合。
优势:不影响原有空调运行,灵活性高,适合改造项目。
适用场景:需处理新风湿度或局部区域深度除湿(如洁净室)。
串联式(一体式风道)
方案:转轮除湿机嵌入空调送风或回风管道,作为湿度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单元。
优势:系统集成度高,温湿度协同控制更精准。
适用场景:恒温恒湿空调系统(如博物馆、锂电池车间)。
2. 关键改造步骤
风道改造:
在空调送/回风管道上开孔,接入转轮除湿机风道(需计算风压损失,避免影响空调原有风量)。
加装风阀和旁通管路,便于切换除湿模式与普通制冷模式。
控制系统整合:
将转轮除湿机的控制器与空调BA系统或PLC联动,实现温湿度统一调控(如通过Modbus通信)。
设置优先级逻辑:例如夏季优先用空调除湿,湿度不达标时启动转轮;冬季单独启用转轮。
再生热源匹配:
电加热:简单但能耗高,适合小风量系统。
空调冷凝器余热利用:回收空调冷凝器的废热作为转轮再生能源(需加装热交换器)。
蒸汽/热水:若现场有工业热源,可替代电加热降低成本。
二、能效优化设计
热泵辅助转轮除湿
在转轮再生侧加装热泵,利用热泵的高效制热替代传统电加热,综合能效比(COP)可提升至3.0以上。
适用场景:长期运行的24小时除湿需求(如数据中心)。
分级除湿策略
一级除湿:空调表冷器预除湿(常规制冷模式)。
二级除湿:转轮深度除湿(处理低露点需求)。
效果:降低转轮负荷,节省能耗。